三自教育
為了切實貫徹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,培養學生艱苦樸素的精神,構建“崇德尚技、博學精工”的校園文化,我校從1996年9月起,實施全校教職工參與的學生“自我管理、自我教育、自我服務”的“三自教育”活動,從而形成了校園的文明風尚,提高了學生的整體素質,展示了校園優美亮麗的風景線,為構建文明和諧校園,培養高素質的技能型人才作出了貢獻。
一、“三自教育”的目的、意義和實施方法
“崇德尚技、博學精工”是我校的校訓。“三自教育”的主要目的在于培養學生的“崇德尚技”精神,通過讓學生學會“自我管理、自我教育、自我服務”,從而學會學習、學會生活、學會做人、學會發展,提升德育教育水平,提高學生的管理意識、崗位意識和服務意識,形成良好的校風校貌和健康的校園文化,實施全面素質教育。
“三自教育”的意義在于,在校期間,讓學生充當管理者的角色,親自參與學校的管理工作,熟悉管理的內容和學校的管理機制和制度,從而使學生更好地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,養成守紀的習慣,提升自己執行制度的能力。同時,在管理的過程中,通過管理別人,對比自己,發現別人和自身的不足,從而受到教育,更新觀念,達到自我提高,自我教育的目的。在服務他人和服務自己的“三自教育活動周”學習中,通過服務,讓學生學會協作、溝通和交往,提高參與的意識,為今后走向社會工作崗位打下堅實的基礎。
通過“三自教育”的活動,還可以改變學生中獨生子女的生活習慣,通過服務,發揚艱苦樸素精神,親身體驗為師生服務帶來的樂趣,體現自身的價值,增強服務師生意識、勤儉節約意識、維護優美校園環境意識、禮儀禮貌意識,構建文明和諧校園。
在實施“三自教育”過程中,具體實施辦法一是日常教育;二是值周活動;三是學生組織活動。日常教育要求每學期開學第一周班主任上一堂以宣傳《“三自教育”實施方案》為主題的班會課。全校教職工在日常教學和生活中,重視培養學生“三自教育”工作,讓學生在校期間養成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,形成健康向上的人格。值周活動是進行“三自教育”的集中體現形式。值周班級在活動中停課一周,全面參與學校的日常管理工作,協助各崗位工作人員做好本職工作,學校視值周任務的完成情況,給予一定的補助和獎勵。在艱苦樸素教育內容上,主要是每班每月整理本班的生活垃圾,如廢紙、礦泉水瓶等,分類于周二、周五下午送專人收購處理,所得費用列入班費統一使用。學生組織的活動教育包括文明班級、文明宿舍和第二課堂、心理健康、各種技能培訓班、興趣班、業余文體活動等。同時落實早操、晚自修、衛生、黑板報評比等工作。
二、師生參與“三自教育”活動,實施“全天候”、“全方位”、“齊抓共管”,彰顯成效
我校開展的“三自教育”活動,實施24小時“全天候”,校園全方位設“文明建設崗”,實行各職能部門的“齊抓共管”檢查落實工作制度,收到良好的活動效果。
1、職能部門周密的檢查安排。學生“三自教育”活動,是全校師生參與的活動,各職能部門承擔著不同的職責任務,不同的部門負責的范圍和檢查的內容有所不同,主要的職責以檢查、督促、考勤、考評為主。如宿舍辦的以學生宿舍及周圍活動場所為負責范圍;教學實訓中心主要以教學樓、實訓中心活動場所的管理為主。
2、班主任工作職責。班主任在學生“三自教育”中,主要職責是做好宣傳和值周前的思想動員工作,統一思想,明確目的和崗位任務,落實好崗位名單,端正態度,做好準備,切實做好日常管理工作,掌握各崗位的動態,及時處理問題,總結經驗,評比先進。
3、任課教師職責。凡擔任值周班級教學的科任教師,都要參與管理和監督工作,在任課時間內巡崗一次,并在5個不同地點的崗位上簽名,每月由學生處統計報教學實訓中心計算課時。
4、崗位組長和整體巡查人員職責。學生在“三自教育”值周時,在學生中設立了崗位組長和巡查人員。這些崗位通常由班、團干部和系部學生處、團總支干部組成,按值周崗位任務的完成情況,如考勤、紀律、衛生、衣著、禮儀、禮貌等情況進行綜合考察打分。
三、實施“以教學促管理、以技能促管理、以活動促管理”的辦學理念,積極推進“三自教育”為素質教育服務
我校開展“三自教育”13年來,在學生管理實踐中探索出了“以教學促管理、以技能促管理、以活動促管理”的辦學理念,把它列入“三自教育”的活動內容,為培育高素質的技能型人才作出了有益的嘗試,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和社會聲譽。
1、以教學促管理。教學是學校主要的活動形式之一,是學生學習的主戰場,學生在校大部分時間都用在理論課和實操課、實習課的課堂上,因此,教書育人是全體教師的共同職責。學校十分重視教職工隊伍的建設工作,把它作為核心能力建設的首要任務擺在黨政的議事日程上,形成了學校的重要辦學資源,這支隊伍已經形成。
2、以技能促管理。技工學校的看家本領就是技能,學校除了在課堂上向學生傳授知識和技能外,還充分地利用課余時間開設第二課堂,興趣小組,做到一專多能、一專多證。定期舉辦校內賽事,如每年舉行一屆技能節,提高學生的技能水平,選拔優秀人才,參加省和國家的大賽,做到教學打基礎、競賽促提高、活動上層次,培養高素質的技能人才。
3、以活動促管理。除了一年一度的校園技能節技能競賽以外,學校還一年舉辦一期校園科技文化周、校運會、德育研討會和各種節慶活動,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娛、體育、手工制作、征文、網頁制作、演講、辯論等比賽活動。學校的文學社、文藝社、藝術團、合唱隊、舞蹈隊、街舞隊、樂隊、武術隊、籃球隊、足球隊、跆拳道協會、書法協會、集郵協會、攝影協會、自由搏擊社、雙截棍社等社團也定期組織活動,開展比賽,陶冶情操,強身健體,各種活動占用了學生的大部分課余時間,促進了學生快樂、和諧的成長,杜絕了管理上出現的各種矛盾。活動主要由黨辦、教學實訓中心、學生管理部門、各系部和系部團組織、學生會和社團組織實施。
四、“三自教育”活動,構建了“崇德尚技”的校園文化,促進了學校各項工作躍上了新的臺階
學校開展“三自教育”13年來,不斷實踐,積淀經驗,在構建“崇德尚技、博學精工”的校園文化中,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。
1、“三自教育”活動提升了學校的軟實力和凝聚力。我校“三自教育”的日常教育、值周活動和學生組織活動等內容,遍布全校,每周有100多名師生參與活動,展現了學校的綜合管理能力和水平。由于是全校性師生參與的活動,體現了學校的凝聚力和師生間的團結協作精神,彰顯了學校的優良傳統文化,它直接反映了學校的學風、班風和校風,展示了師生的精神風貌。
2、“三自教育”活動的宗旨體現了學校的辦學理念,奉獻給學生的是一生的財富。我校的“三自教育”活動緊緊圍繞“崇德尚技、博學精工”的校訓來開展,旨在活動中培養學生的“崇德尚技”精神。這項活動涉及面廣,參與人數眾多,不少學生通過活動受益匪淺。學生主人翁意識增強,消除管理者與被管理者的隔閡,團隊精神增強,求知上進風氣濃厚,社會責任意識增強,在各種社會愛心活動中,得以充分體現。特別是我校首批承擔590名退役士兵免費技能培訓中,不少退役士兵通過“三自教育”體驗了這種校園文化氛圍,培養了自己的管理、服務能力,從中受到教育,退役士兵學員張水蓮說:“‘三自教育’體現的溝通、協作、團結、守紀和奉獻的精神,是我一生的財富。”
3、“三自教育”活動提高了學生的整體素質,為學生就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。我校“三自教育”活動,形成了校園一道亮麗的風景線,學生的綜合素質通過活動得到了提升,尤其是在吃苦耐勞、待人處事、團結協作和禮儀禮貌等方面,特別受到社會各界和企業的好評,學生的就業率每年都在99.3%以上,在受金融危機的影響,社會上出現就業難的情況下,我校的畢業生就業率都保持在98%以上。
4、“三自教育”為我校師資隊伍建設工作提出了新要求,展現了新風貌,校園更和諧。我校目前在校師生達到1.2萬人,每年都有不少新教師和新生進入學校,“三自教育”中學生的文明禮儀禮貌行為,直接影響著新教師和新生的言行,連家屬進入校園都受到熏陶。因此,對教職工的一言一行起到了約束、規范和帶頭的作用。這種作用展現了學校的新風貌,使校園更溫馨、更和諧。
學校2006、2007、2008、2009年連續四年獲“廣東職業教育技工學校競爭力評估第一名”;參加省和國家技能競賽綜合成績全省技校第一;教研開發質量、能力全省技校第一的榮譽,是與“三自教育”分不開的,“三自教育”為學生順利走上工作崗位打下了堅實的基礎,為造就一大批“有理想、有道德、有文化、有紀律”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作出了貢獻。